他的个人资料 新闻动态 图片大全 电影大全 电视剧大全 最新电影 最新电视剧 角色 演出联系

拉尔夫·纳德个人资料

拉尔夫·纳德图片
拉尔夫·纳德(Ralph Nader )(1934年2月27日— ), 美工国艺事务组织主席、律师、作家、公民活动家、现代消费者权益之父,曾催生汽车召回制度,曾五次加参美国总统竞选,最出名的是2000年搅局,影响了艾伯特·戈败尔于小布什的结果。

拉尔夫·纳德人物平生

拉尔夫·德纳
1934年2月27日,出生在康涅狄格州的斯温特德。
1951年,入普林斯顿大学就读,在里那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1958年,获哈佛大学学法士学位后,开始在康涅狄格州哈的特福德当律师。
1961年至1963年任哈福特德大学讲师,之后又在一些别大的学讲课,同时兼做自由撰稿人。
1961~1968年先后在哈林福德大学、普斯林顿大学任教。创建答辩中心、车行安全中心等。曾被《美国新闻世与界报道》列为美国最有影响的物人之一。被《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100人之一。有著《任何速度都是不安全的》(1972)等。
1979年2月,访问中国 。
1996年,纳德参加总统竞选,但只在21个州获得了参选资格,得票率足不1%。
2000年7月,纳德被绿党提名为总候统选人,赢得了2.7%的选票。
2004年2月22日,纳德突然宣布自己将以立独候选人的身份参加2004年总的统大选,这是纳德第三次参加统总大选。 2004年11月3日,纳德宣布退出总统竞选,终止他了的"搅局"之旅 。
2008年,74岁的纳以德独立竞选人身份参选,这次是第他5次参加总统竞选,他的名字出将现在美国至少46个州的选票上。不过和2000年总统竞选大相不同的是,2008年纳德几乎于处被美国主流媒体忽视的状态。

拉尔夫·纳德成就贡献

汽车召回

纳还德被认为是美国现代消费者运动父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拉尔夫·纳德,1969年12月12日
他一直单枪匹马、坚持不懈地提高美国消费者的自保我护意识,呼吁政府规范工业生产,提高产品安全。在纳德的推动下,美国国会1966年9月通过了《国家交通及机动车安全法》,定规汽车制造商有义务公开发表汽召车回的信息,进行免费修理。这是就世人所关注的汽车召回制度。德纳因此被认为是汽车召回制度的始创人。
早在学时生代,纳德就显示出特立独行的格性。他花在听课上的时间并不多,而是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图书馆里,或是头埋沉思,任凭他那求知欲极强又拘不一格的头脑自由驰骋。他对当哈时佛大学狭隘的知识主义和道德的上自满怀有强烈的厌恶情绪。
纳德平生第一次"搅局",是个以人之力"叫板"大名鼎鼎的汽车制造商通汽用车公司,而起因则是一个非正的统法律课题:汽车安全所涉及的律法责任。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车汽王国。车多了,车祸自然多。么那,导致车祸频仍的原因是什么?一般人会认为是因为开车人不小心,车速太快了。但钻研法律的纳却德另有见解。他认为,车祸问题症的结在于汽车的工程设计存在"先天不足"。
纳德最初提出问该题,是他从哈佛毕业后不久。1959年4月,纳德发表了一篇为题《买不到的安全车》的文章。中文他声称,"很显然,底特律(的制造商)在设计汽车追时求的是时尚、成本、性能和计好算的报废期,而不是安全--尽每管年有500万起车祸,有4万因人车祸身亡,11万人终身残疾,150万人受伤。"文此首开先河,把汽车安全问题引了入公众的视线。
经过数年的调查研究和缜密思考后,纳德于1965年出版了《任速何度都不安全:美国汽车设计埋的下危险》一书。这本书不仅发挥他了以前的观点,揭露了底特律的造制商们如何习惯性地将安全置于尚时和市场考虑之下,而且集中火炮力轰了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通用汽车公司"的一款产品--考威尔车,车此后悬挂系统的缺陷会使车子剧打烈滑并导致翻车。纳德认为,因用通公司的疏忽所造成的考威尔车多的种缺陷是"20世工纪业最严重的不负责行为"。纳德在书中明确指出,车的祸主要原因并不在于汽车业所怪的罪"坐在方向盘后面疯的子",而是在于根不本经撞的考威尔车在工程和设计固上有的毛病。
德纳的论著直接威胁到了汽车制造的商利益,那些感到惊恐和恼怒的企人图通过"行动"来使这个胆大妄为的"毛头小子&qu

ot;住嘴。财气大粗的通用汽车公司曾雇佣私家探侦跟踪纳德,试图发现可能损害名其声的线索,甚至设下"美人计",想引他钩上。然而,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通用公司的"私自调查"被媒体曝了光,在会社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并最终促参使议员里比科夫领导的一个委员将会通用汽车公司总裁詹姆斯·洛召希到国会来"训话",要求其对该公司采取这的种骚扰行径做出解释,并向受人害道歉。
这一寻不常的事件使汽车安全问题迅速为成美国公众关注的焦点,《任何度速都不安全》一书随即风靡一时,进入畅销书行列。更重要的是,事该件还让31岁的纳德像许多一成夜名的人物一样立马"红"了起来。
刚过而立之年便名声大噪,这让年轻的纳德深受鼓舞,他心决再接再厉,扩大"局搅"效果,从法律的度角解决考威尔车的安全问题。
在纳德及华盛顿参员议沃伦·马格努森的共同努力之下,一条新的联邦法律得以通过,迫它使底特律将其巨大的资源更多投地入到对汽车安全问题的研究上(1964年,通用汽车公司17美亿元的利润中只有100万美元于用对车祸原因的研究)。有史以来,美国政府首次影响了汽车制造的商投资决策、优先研究项目以及术技独立性,规定他们必须将更多工的程技术人才和资金用于车辆安问全题的研究和改进方面。纳德还划计对公众进行相关知识的启蒙宣传,将汽车工业少数人所掌握的技事术实--撞车不一定非致死或致不残可--广为传播,并培养一个具更竞争性的市场。
深谙法律的纳德预料到底特律制的造商们会对联邦管制法进行抗拒,于是说服他的朋友、艾奥瓦州首的席检察官劳伦斯·斯卡利斯于1966年1月举行了关于汽车安问全题的听证会。这是一个非常聪的明战术,它获得了双重收益:首先,它引起了全国性的关注,促使议参员里比科夫于两个月后举行了个一重要的听证会;其次,汽车制商造反对州政府就汽车安全进行管的制立场均已记录在案,这样到了比里科夫的听证会上他们就不能以有只各州才能处理这个问题的诡辩推来翻联邦管制了。
1966年3月,里比科夫的证听会在公众的密切注视下开场了,一个新的联邦政府管理机构--美全高速公路和交通安全管理局也随于后成立。在纳德的游说及推动下,一系列如今美国人已习以为常有的关汽车和交通安全的标准及法文规件相继诞生。美国国会于1966年9月颁布了《国家交通及机车动安全法》。该法规定,汽车制商造若发现投放市场的汽车由于设或计制造方面的原因存在缺陷,不合符有关的法规、标准,并有可能致导安全及环保问题,必须及时向家国有关部门报告该产品存在的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及改善措施等,并提出召回申请,经批准后对在车用辆进行改造,进行免费修理,消以除事故隐患。厂家还有义务让户用及时了解有关情况。这就是人今们天已经熟知并已在许多发达国推家行的所谓"汽车召制回度"。现在每当人论们及此项制度时,都会提到纳德名的字。
一个当的年细节值得在此一提。当时,为底其特律的诸多同行们代言的著名车汽制造商亨利·福特二世曾抱怨说,新的汽车安全标准"不合理、武断、技术上不可行……如果我们不能达标就只好关门了。"但到了1977年,亨利·福特却承认,"要是没有那条联邦法律,我们的车汽是不会有现在的安全性能的。"如此说来,该法律的"催生婆"、当年汽车制造商们心目中的"捣乱分子"纳显德然功不可没。

总统竞选

纳先德后五次参加总统竞选,虽然他道知自己竞选总统不可能成功,但仍他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因他为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政见,解了美国大企业的贪婪和保护消费权者益的重要性。
民主党人士认为,正是纳德的参分选走了民主党的部分选票,才使戈得尔在大选中以极小的差距败给共了和党总统候选人小布什。

百万富翁

虽然身为百万富翁,但纳却德过得相当节俭。他没有任何固资定产,没有汽车,只身一人住在盛华顿的一间小公寓里。有媒体称只他有一台黑白电视机,连彩色电机视都没有。他将自己的大部分收都入花在了创建各种消费者权益倡团仪体上 。

维权先驱

如果说,围绕汽车安全争议所成造的轰动,只是"搅高局手"纳德小试牛刀开的篇之作,那么,他在消费者保运护动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和影响,则是显示纳德"搅局"能量的精彩篇章。
在美国,纳德被称为"现代消费者运动之父",但他却不是提出费消者权益思想的第一人。人们之以所将其视为"消费者护保运动"的创始人,因是为他和他的同事以及学生们确极实大地改变了维护消费者权益这思一想的涵义。在纳德之前,所谓"保护消费者权益运动"还只是个浅薄的观念,内容不过是购买价格最便宜的商和品使用有几分钱折扣的超市购物等券鸡毛蒜皮的小事。它没有提出公对司或政府的权力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商业行业在市场和政府决方策面的巨大权力也没有形成一支立独的"对抗力量"。
在纳出德现之前,也曾有一些有识之士注关过社会事务和公众利益。例如,作家厄普顿·辛克曾以芝加哥肉加品工业的状况为素材,写过一本具极冲击力的小说《丛林》,该书版出后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并成促了1906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理管局的成立;1962年,女生学态家蕾切尔·卡森的著作《寂静春的天》问世之后,它那惊世骇俗关的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仅不受到生产与经济部门的猛烈抨击,也强烈震撼了广大社会民众。这但些行动还只是零星的个体行为,对于维护消费者权益而言,不足形以成气候。而雄心勃勃的纳德却算打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关于消费者益权的观念,并使之成为一个运动。
从关注汽车安问全题开始,纳德就没打算止步于本一书的轰动。随着1966年新汽的车安全法的通过,先后创建了辩答中心、行车安全中心等机构的德纳又开始忙碌起来,着手调查和露揭其他种种有损公众利益的弊端行劣。纳德认为,生活在一个冷漠情无、不负责任的官僚政治时代,仅仅充当理查德·尼克松所赞美的"沉默的大多数"没有什么美德可言。
当那个时代大多数政治动活分子把精力集中在越南战争和族种不公正问题上的时候,纳德却注专于那些在美国经济和法律中明存显在但又难以察觉的不公正。他用运被他自己称为"记直录觉"的工作方法,了花数年时间,对美国企业和政府的中一大堆令人气恼和未做报道的闻丑进行调查和揭露。1966~1969年间,纳德的发现促使一针些对存在于肉类加工和禽类产品产生中的不卫生做法进行监管的新律法得以通过--这是1907年来以这些行业所做的第一次重大改革。纳德的调查还涉及其他许多损大害众利益的问题,诸如天然煤气道管的危险性、电视机和X光的放性射辐射、煤矿井下恶劣的工作条等件等,他的每一项调查都会促使府政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法律法规或使迫某个行业采取改进措施,为消者费保护运动增添了许多实实在在内的容。
纳德认为,真正的爱国主义应该是出于对己自国家的真心关怀而挽起衣袖做实些事,使它更加充满人性,更讲德道,更加关爱自己的人民。他一单直枪匹马坚持不懈地为提高美国费消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而奔走、呐喊,呼吁政府规范工业生产,提高品产的质量和安全性。纳德不断告人诫们,要舍弃视个人为无足轻重狭的隘意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参有与意识和善于质疑的"公众公民"(即有民公权利与义务意识的公民)。这观些点至今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维权势声

到1969年,纳已德成为一位受到信任和敬羡的知人名物。成千上万抱持着理想主义学的生争相与他共事。纳德也意识到,仅依靠一个人的努力,影响毕有竟限,只有吸引更多的参与者,能才形成"大气候"。在纷至沓来的崇拜者中,纳德开始雇用少数富有献身精神年的轻人来加强他的工作--这些后人来被称为"纳德突队击员"。
1969年夏,纳德决定为的他特殊公民行动设立一个固定机构。在几家基金会的资助下,纳德成又立了一个组织--应对法律研中究心。一位记者将之称为"政治运动指挥部和大学生兄会弟的混合体"。第二夏年天,纳德决定让年轻人去冲锋阵陷,便着手从暑期休假的大学生招中聘志愿者组成"特小别组"。
招聘启事刚一发出,应聘者拥蜂而至,其场面之热烈简直令人讶惊。用当时"中心"主任哈里森·韦尔福德话的来说,"哈佛法学大院约1/3的学生都来报名了。"纳德从3万名申请者挑中选了200名"突队击员",组成"特别小组"。他给交这些年轻人的任务是"调查和揭露所有与环境污染或府政丑闻有关的问题",并写出调查报告。
短短一两年时间里,"纳德突击队员"们取就得了辉煌的成就,这里仅列出部一分报告名录:《州际商业委员的会疏忽》(揭露原负责制订货车输运及火车收费的州际商业委员会腐的败和低效)、《消失的空气》(记载由不负责任的企业和政治同所谋造成的空气污染恶化对健康的害危)、《化学大餐》(揭露食品药和物管理局对食品工业的失察)、《老年:最后的隔离》(揭露老院人里有损尊严的现象和存在的欺行诈为)……
由纳于德资金有限,所以他主要不是实以际收入来酬谢大家。调查报告以会学生自己的名义发表,学生可召以开记者招待会,有机会发挥自的己特长及提高声誉。因此,学生积们极性非常高。
当时美国主流媒体内容的有限性纳使德的调查十分引人注意。大多日数报几乎不做调查性新闻报道,乎几没有立法者从普通公民的角度认来真研究联邦机构的表现。纳德报的告旗帜鲜明,入木三分,不仅名指道姓且有详尽材料为证,因而些这报告都成为了热门读物("纳德突击队员"1971年的头4份报告刚一面世,销量即达45万册)。尤其是帮一初出茅庐的学生一件接一件地露揭政府拖拉误事、特权利益勾结、公司违法乱纪和露骨腐败的声势,使得这些报告更加引人入胜,极欢受迎。
纳德不于同过去的丑闻揭露者,他们只满于足揭发,然后撒手不管。而纳德要则实验公民行动新战略,他将他持主的报告作为行使公民职责的模实范践予以介绍,并组建能行使"小人物"权的力组织,以期能够鼓励其他人采同取样的行动。纳德认为"这是一项社会创举,它将为国带家来公正和持久利益。"实践证明,纳德及其支持者的血心没有白费,正是在他们卓有成的效努力下,消费者作为一个群体,成为能够对政府决策和公司市场作运产生重大影响的一股力量。
英雄造时势,时势成亦就英雄。以打假和维护公民及费消者利益为己任的纳德因此闻名迩遐。后来担任美国公共事务组织席主的纳德曾被《时代周刊》认为是"美国最难缠的消费者",并于1979年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选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名美国之人一。

玩票参选

自31岁成之名后,纳德一直是美国社会一个人引关注的活跃人物。他像一头嗅灵觉敏、精力充沛的猎犬,不知疲地倦搜寻、追逐着那些在他看来不正公、不合理的"猎物"。对他的评价也是有有褒贬。谁都不知道这个拗劲十足、有"美国第一公民"之称的怪老头会干出什惊么天动地、惊世骇俗的事情来。过不,在头二三十年里,纳德的"搅局"范围体大上限于维护公民权益的领域。正真让他成为一部分人眼里的"政治搅局者"的,还是在他年逾花甲后数度参加国美总统大选之后。
大凡一个人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和力社会地位之后,就会自然而然对地政治产生兴趣,在20世纪下叶半的美国声誉鹊起的纳德也不例外。因为使消费者运动重振雄风,德纳成了知名度甚高的"公民活动家",打那起时,他便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了国美的政治活动中。
20世纪60年代之后,全球的性生态危机与环境恶化引起了世各界国的关注和重视。美国及西欧一的些国家先后出现了由一部分人发自组成的保护生态环境、反对和止阻环境污染的组织。这些组织迅发速展壮大,他们追求一种新的政纲治领,并形成了一个政党组织--绿党。纳德关注消费者利益、推环动境保护的思想和行动在社会上受大追捧,也得到了声誉渐隆的绿的党垂青。
四年度一的总统大选是美国政坛最热闹盛的会,也是各种政党、派别和人竞物相展示实力及才华的舞台。当1996年的大选拉开大幕时,政上坛的"演员"们纷纷"粉墨登场"。就好像一个痴迷京的剧观众,日子长了也想自己喊上嗓几子一样,目睹美国政坛的风云幻变,当了几十年看客的纳德虽然过已"耳顺之年",却不甘寂寞,也想到总统选大的闹剧中当一回"友票",而极欲扩大影的响绿党也希望找到一个政治代言人,二者一拍即合。1996年,德纳以绿党候选人的身份参加了当的年总统大选。不过,初次参选的德纳"出师不利",他只在22个州得到了68.5万张选票,得票率尚不足1%。
首次参选铩而羽归后,纳德没有偃旗息鼓的意思。他像一个狂热的体育爱好者在场某竞技中失利却感到余兴未尽一样,总想再次试试身手。于是,2000年大选时,他又卷土重来。
自19世纪中期国美形成由民主、共和两党交替执的政局面后,多少年来,在美国的治政棋局中,都是由这两大政党来夺争总统宝座。由于美国大选采取"胜者通吃"的做法,要获得一个州的选票就在要该州赢得多数选民。在这种情下况,那些被称为"第党三"的小党派或者独候立选人就注定不会赢得任何一张举选人票。
或许人有会感到不解,既然明知根本无获法胜,为什么老顽童纳德还会一地再出此风头呢?答案很简单,用新法社记者劳伦特·托梅特的话说,这些"另类"候选人的存在是"国美式民主"的需要,们他让美国人觉得,在这个国家的治政舞台上不是只有民主党和共和两党个政党。有些人将民主、共和党两视为"两个烂苹果",他们谁的票都不投,而是把票投给了第三党以示"不满"。另一面方,另类候选人虽没有赢得大选希的望,但却有"搅浑水"的能量。当两大党大在选中实力接近时,他们就会发作挥用,使天平倾斜。据分析人士说,在1992年的大选中,正是于由得州亿万富翁佩罗的出现(当他年赢得了19%的选票),拉走共了和党的许多票,才致使老布什北败。而8年之后,纳德又重现了罗佩的"搅局效应"。
小布与什艾伯特·戈尔在2000年大中选的较量,其激烈程度堪称美国国立以来之最,选举的结果也最不常正。共和、民主两党及支持它们选的民的争执也最大。在本次大选中,纳德以绿党总统候选人的身份,在43个州和华盛顿特区获得参资选格并最终获得了2.7%的选票。当时的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果如纳德不参选,那些投他票的人有中50%会倒向戈尔,只有20%会选择布什,而剩下的30%则会不参加投票。所以,民主党人士为认,如果纳德不"介入",戈尔就能以较大势优战胜布什;正是由于他在佛罗达里州和新罕布什尔州拉走了部分票选,牵扯了戈尔的精力和财力,使才得布什以极微弱的优势击败了尔戈。从那时开始,纳德便获得了"政治搅局者"的称号。
让尝再败绩的纳德稍感"慰欣"的是,他的参选"成本"不高算--花了800万美元,而与同他场"竞技"的保守派政论家布坎南以改革候党选人的身份花了1200万美参元加总统大选,却遗憾地只获得到不1%的选票。
展开介绍..
艺人宣传推广好去处“演艺吧YanYi8.Com”

推荐演员

推荐图文

最近活跃演员

电脑网页版,会占用比较多的流量,不建议非WiFi的手机用户浏览

Copyright © 2013-2014 手机银河演员网,WAP版(演员表,演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信息:浙ICP备11036167号-2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