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新闻《沈阳儿童剧市场转暖 儿童剧原创力不足》

标签:市场演员表
摘要:

  原标题:沈阳儿童剧市场转暖

  沈阳儿童剧市场转暖,演出剧目更加丰富,儿童剧更注重儿童的参与和互动。尤其引人关注的是,儿童剧创作与市场需求紧密相关,我省剧院与艺术院团首次联袂试水定制儿童剧,根据观众调查问卷排演儿童剧。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欣赏儿童剧日益成为家长与孩子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记者从辽宁大剧院、辽宁中华剧场了解到,已有14部儿童剧确定演出档期。目前,沈阳儿童剧创作演出都有哪些新特点?为何儿童剧市场转暖?本报记者为此进行了一系列采访。

  每月至少上演三部

  辽宁大剧院演出经营部负责人盛晴接受采访时表示,全年的儿童剧演出计划已经确定,观众每月至少可以欣赏到三部不同风格的儿童剧,包括《木偶奇遇记》、《小红帽》、《仙乐飘飘面包屋》、《泰迪熊——梦的旅行》、《铠甲勇士》、《熊出没》等。这些剧目有些是辽宁大剧院与沈阳演艺集团联合制作的,有些是引进的儿童剧。

  据介绍,今年的儿童剧演出场次明显高于往年,从数量和质量上看,均有所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目前儿童剧的需求量较大。无论是微信、微博,还是剧院的售票电话,总能接到家长们的咨询,他们不断地询问近期将上演哪些儿童剧。记者在两家剧场售票处采访时了解到,前来买票的孩子家长对目前儿童剧演出情况颇为满意。林女士表示,她和孩子已成为剧院常客,只要有新的儿童剧上演,就来买票。

  儿童剧也能定制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定制儿童剧已成为演出市场新时尚。如《木偶奇遇记》就是辽宁大剧院与沈阳演艺集团首次根据观众问卷调查联合定制的,已创作完成。眼下,正在通过网络收集观众反馈,商讨下一部定制儿童剧情况。

  据辽宁中华剧场经理徐英志介绍,近期该剧场将上演《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均为辽宁儿童艺术剧院演出。这两部儿童剧也是为儿童观众度身定制的,与以往不同的是,剧组招募儿童参加培训,并分配角色,请孩子与专业演员一同登台表演。这种尝试有别于以往请孩子们参加个别环节的互动,对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将是一种提升。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儿童剧市场转暖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孩子家长观念的变化,尤其是80后家长,他们已经意识到儿童剧对儿童成长所形成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儿童剧的教育作用主要体现在思想、道德、审美等多个方面。当然,儿童剧的制作越来越精良,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走进剧场,观众看到的不再是翻版教科书,而是剧场艺术。剧院工作人员介绍说,面对国内儿童剧“百剧一面、高度雷同、粗制滥造”现状,戏剧工作者正在寻求改变和突破。

  儿童剧原创力不足

  中国儿童戏剧研究会副会长佟光认为,如今儿童剧发展势头很好,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迫在眉睫的问题是中外经典童话剧排演较多,原创儿童剧比较少,难以满足儿童观众日益增长的欣赏需求。 “一部好的儿童剧,是孩子和成人可以共同欣赏、一起受益的。”记者在采访中也听到有些家长提出这个问题。家长华女士说:“像《白雪公主》、《丑小鸭》等早已耳熟能详,孩子们都看好几遍了,我们不想一遍一遍地进剧场复习,我想带孩子多看一些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儿童剧。 ”

  谈到儿童剧,我省编剧羊驰则认为,儿童剧首先是戏剧,要注重艺术质量,同时,应从儿童角度创作儿童剧,要有儿童特有的情趣。羊驰说:“记得我儿时看《秋翁遇仙记》,曾幻想着自己家的花也能变成一位漂亮姐姐和自己玩耍。儿童剧给儿童带来的想象力其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儿童剧的创作离不开儿童情趣,离开它就会失去儿童剧的魅力。 ”

  羊驰直言,有的儿童剧是以成人的思维去创作的,把本应活泼可的儿童写成了“小大人”,说教意味浓。还有的是对欧美经典童话的复制。“儿童的方式”意味着儿童以及人类童年时期拥有的特殊的思维方式,但绝不是思想的弱智化,因此增强儿童剧的原创性显得尤为重要。

沈阳儿童剧市场转<i>轉</i>暖 儿童剧原创力不足

(责任 邵希炜 )

1
  • 上一页
  • 下一页
来源:银河演员网 发布时间:2014-04-16

推荐图文

本周热点

最近更新

本站投稿

电脑网页版,会占用比较多的流量,不建议非WiFi的手机用户浏览

Copyright © 2013-2014 手机银河演员网,WAP版(演员表,演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信息:浙ICP备11036167号-2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