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新闻《上海滑稽剧:有专职编剧 但缺懂滑稽的编剧》

标签:上海演员表
摘要:

  

  上海滑稽剧:有专职编剧 但缺懂滑稽的编剧

  上海滑稽剧:有专职编剧 但缺懂滑稽的编剧

  上海滑稽剧:有专职编剧 但缺懂滑稽的编剧

  现在滑稽舞台上多是老戏新排,如《七十二家房客》(右下)、《乌鸦与麻雀》(右上)、《三毛学生意》(左)等。

  上海滑稽剧:有专职编剧 但缺懂滑稽的编剧

  滑稽戏《一把扇子》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特邀许伟忠编剧,沈双华导演并领衔主演。

  在青年报昨天有关滑稽戏演员“生存机制”的讨论之中,“老娘舅”李九松的一句话应该引起注意。他说,现在一些滑稽戏演员不务正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被迫”的,因为根本没有戏可以让他们演。陈云过去对评弹艺术的发展有一个看法,叫“出人,出书(这里是指评弹作品),走正道”。这其实放在各个剧种中都是适用的。一个剧种要发展,固然需要优秀的演员,但同样需要优秀的作品。可是现在滑稽艺术正在面临作品的危机。

  “定向戏”和话剧化

  有一件事情让人印象颇为深刻。大概是在去年,上海一家滑稽剧团排演了一个新作品。这家剧团很久没有新作了,所以很多滑稽迷都纷纷关注。但是他们发现这个作品请到的导演是个香港著名导演,本子是一个发生在沙漠地区的话剧,就连滑稽演员讲的也都是普通话。人们纷纷质疑,这哪里是一家滑稽剧团应该做的节目?这就是一个话剧

  滑稽剧团排话剧,这本身也就是一件比较滑稽的事情。不过看那些本来都是说上海话的演员在台上操着蹩脚的普通话演戏,同样非常滑稽。看得出来,演员其实也比较别扭的,好像还是演滑稽戏更为顺手一点。固然,有一些滑稽演员是心甘情愿或者朝思暮想地不务正业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有相当一部分演员就如李九松所说的那样,本来是想好好演戏的,但是没戏可演,又要生存,便只能去接些私货,插科打诨去了。

  滑稽舞台闹作品荒已经有一段时日了。现在滑稽舞台上多的要么是老戏新排,如《七十二家房客》、《乌鸦与麻雀》、《三毛学生意》之类,要么就是“定向戏”。所谓的“定向戏”就是由社会单位出钱委托滑稽剧团排演的新戏,这种戏一般都是配合宣传特定的内容,给特定的人看,票子当然都是赠送的。因为是命题作文,“定向戏”很少有非常精彩的。据称,上海的一些滑稽剧团正在酝酿新的作品,这些作品也得到了政府的扶持,但质量究竟如何,现在还不得而知。

  不过即便是这些作品上演,也依然无法达到百花齐放的程度。优秀的滑稽新作依然非常稀少。滑稽演员恐怕依然还要通过上电视,接私活,才能生存下去。

  懂滑稽的编剧太少

  滑稽作品奇缺应该不是市场需要量不够。青年报记者就注意到,现在其实上海人对于滑稽戏依然非常喜爱。事实上,现在滑稽演员在电视上如此有观众缘,也就是因为他们身上的滑稽因素在吸引着人们。而且现在很多新上海人都在学上海话,他们同样渴求通过看滑稽戏这样的上海本土节目来提高自己的沪语能力。

  滑稽作品荒不是因为没人看,而是没人写,也没人会写。在过去,很多滑稽戏都是演员自己来写,演员有艺术,有生活,也有技巧,所以写出来的作品往往很贴肉,观众爱看。现在滑稽演员很忙,没人搞创作了之后,便只好由专业编剧来写。现在一些上海的滑稽剧团引入了专职编剧,但是这些编剧有的戏文专业毕业,对上海的文化,尤其是滑稽艺术并不了解得很深。而滑稽艺术是一个地域性非常强的艺术,很接地气,当然也需要编剧对这座城市的文化有深刻的理解。上海曲艺家协会原副主席徐维新认为,现在有一种“有编剧,但编剧不会写”的情况,他说现在一部正在上演的滑稽戏,正反映了编剧不懂滑稽戏传统的现象。剧中颠覆传统还有待商榷,在对滑稽戏传统手法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所作出的这种颠覆,“还会是真的滑稽戏吗?”

  演员不愿意写,编剧又不了解滑稽,好的滑稽作品自然是少了。当然,演员的积极性可以被激发,编剧对于滑稽戏规律的了解也都可以被培训。但是这都需要一个资金的问题。可是现在没戏可演的剧团最缺的就是资金。李九松说得很直接。他说,上海的院团很散,把它抓在一起的话,要钱,没有钱做不了事情,排一部作品需要接近300万到500万,滑稽剧团没有钱。而没有钱的现状直接导致了滑稽戏没有好编剧,好导演,缺乏剧本,不出好剧。

  期望走出“穷则愈穷”怪圈

  现在的滑稽剧团正在陷入这样一种怪圈:不出好戏,也就缺乏收入,没有收入,越不能调动积极性,就越不出好戏。在这种穷则愈穷的情况下,自然不能对编剧提过高的要求,一些编剧转行去写电视剧,对此也不能太多干预。对于购买IP之类的事,更是想都不敢想,不要说达到现在几百上千万的行情,就几万元都是相当吃力的。

  滑稽艺术要走出这个怪圈,就必须寻找突破口。传统还在,演员还在,编剧还在,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资金。对此,上海曲艺家协会主席王汝刚呼吁政府能再给一些政策倾斜,以更有利于滑稽戏的创作。有了政策和资金,滑稽人做事情就有了底气。同时王汝刚认为,滑稽界也应该保持一种乐观态度,他和他的剧团从来没有气馁过,“喜剧就是要笑,想着怎么去笑。”王汝刚并不认为现在是没有剧本,而是这些剧本都需要进行打磨。王汝刚说他最近收到了30多个剧本,自己手中就有3个剧本,每天都在排剧。当然,这需要资金的支持。

  王汝刚对青年报记者表示,滑稽戏的未来,同时也离不开上海市民的积极互动,在他们排出剧作后,市民如果能买票走进剧场,给予一些支持和反馈,那对喜剧人是莫大的支持。王汝刚的乐观精神还在于自己心中一个大的“上海曲艺梦”,他希望上海最后有一个大舞台,能为所有优秀的中国曲艺张开怀抱。他透露,延安东路西藏中路上的“大世界”正在酝酿重新布局开张,那时应该会有曲艺的位置,他期盼着“大世界”开张后,滑稽戏会迎来新的机遇。

(责任 张晶雪 )

1
  • 上一页
  • 下一页
来源:银河演员网 发布时间:2016-09-28

推荐图文

本周热点

最近更新

本站投稿

电脑网页版,会占用比较多的流量,不建议非WiFi的手机用户浏览

Copyright © 2013-2014 手机银河演员网,WAP版(演员表,演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信息:浙ICP备11036167号-2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