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新闻《外媒指捉妖記票房造假 网友盘点熱门影片“偷票房”手法》

标签:造假演员表捉妖记演员表
摘要: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可以说是开门大吉,元旦3天小长假创下了元旦档期的新高,同比增幅高达90%。自去年以来,中国电影似乎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2015年不仅全年总票房超过440亿,增长接近五成;而且47部国产电影票房过亿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其中最为传奇的非《捉妖记》莫属。

  连续上映63天,累计6500万的观影人次和24.28亿票房的战绩,让《捉妖记》超过了《速度与激情7》创下中国影史最高票房纪录,同时还刷新和创造了200余项票房新纪录。“公益场”、“午夜场”、延长放映时间等手段齐上阵,《捉妖记》也是蛮拼的。

  然而,最近英国《卫报》的一篇报道,对此却泼了盆冷水——该报称,“《捉妖记》涉嫌票房造假,美国著名电影票房网站Box Office Mojo将不再提供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数据”。其实,回顾去年,票房“掺水”风波不仅此一例,让国产片在无限风光之下平添一丝尴尬。那么,国产电影票房的争议从何而来?院线是怎样“偷漏瞒报票房”的?“票房造假”又将给市场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眼看中国电影票房在2015完成了接近50%的增长,不少外国媒体在做年度盘点时,都没忘记写一篇跟中国票房相关的报道。在英国媒体《卫报》最近做的2015年全球票房总结中,不仅提到了创中国票房纪录的《捉妖记》涉嫌票房造假,还报道说,美国著名电影票房网站Box Office Mojo声称“因没有准确来源,将不再提供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数据”。

  眼下《捉妖记》的出品方并没有对这个消息做出回应。相关人士表示“不知这是哪来的消息”,也不知道美国这个著名票房网站为什么“莫名其妙这么干”。

  其实,对于《捉妖记》出品方而言,所谓的“票房注水”、“操纵票房”等等一系列质疑,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该片从去年7月16号上映,档期一直持续了63天。最终以24.38亿的票房、超过6500万的观影人次,刷新和创造了200多项内地影史纪录,也成为了第一部刷新内地票房纪录的国产片。

  枪打出头鸟。此后关于《捉妖记》票房造假的质疑便不绝于耳——从“为何在午夜场上映仍显示上座率爆满”到“为何时间间隔很短就轮换场次”等等,外国媒体对《捉妖记》票房的指摘,也没有超出这个范畴。

  其实,传出涉嫌“操纵票房”的,可远远不止《捉妖记》这一部电影。从《大圣归来》到《港囧》甚至《百团大战》,今年几部热门的国产电影,都曾传出“票房造假”的消息。

  有网友盘点了院线“偷票房”的几种惯用手法:

  1、手工票

  方法很简单:一张空白票单上,手写上电影名、场次、座位号。今年火爆春节档的电影《爸爸去哪儿》上映期间,就曾有观众在微博晒出手写票。这样每张空白票的票款,就能够不计入总票房,被影院私吞。

  2、恶意退票

  电影临开场前,院线在后台系统大量退票,使某场次实际票房不计入系统。

  3、结构票

  这也是被网友吐槽最多的做法:明明花钱看A电影,影院却打印出电影B的票,再手工改写电影名称。通过这样的做法,影院可以操纵票房流向,带动冷门影片的票房。

  4、双系统

  影院安装两套计算机售票系统,一个用来记账,一个用来报账,达到院线截留瞒报票房的目的。

  时代今典院线副总经理吴鹤沪说,轻则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用手工票替代;重则造双系统,完全用虚假、自认为可以过得去的票房报。现在发展到,提前买断场次,甚至包下部分场次的票房。

  院线花大力气“偷漏瞒报票房”为的是什么?某资深电影发行人解释,利益驱使,才是主因。按照现行规定,一部国产电影的票房收入,按照制片方不低于43%、影院不超过50%的原则进行分账,具体到每部影片跟影院的合约又会做调整。因此有的影院会暗中把约定分账少的电影票房,转移到高分账的电影上,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另外,如果院线没有完成发行拷贝的保底票房,就得按合同向发行方赔偿。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资金办副主任李东此前表示,发行方为了完成片方交给的票房任务而向票房注水;另外还有就是为了造成影片上映的首轮轰动效应而往票房里面注水。

  院线“偷漏瞒报票房”,虚假抬高了某些电影的票房,不仅影响了排片率,更左右着观众的判断力:

  有观众反映,会影响判断力,可能会恶性循环,看了之后没达到自己的预期。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认为,依靠票房对消费者观影行为的真实反应,电影市场才能在发展中做出正确选择,票房如果能真实反映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当然有助于市场获得准确信息,来判断对产品进行投放和投入。如果出现不真实的数据,就会带来对市场的误判,包括产生不正当竞争,数据信息不真实,误导市场和消费者的选择。

  对于少数影院和影片发行机构出现的票房造假行为,有关部门一直高度关注,并在2014年7月就发布了通知,明确要求:只要是排片表中写出的场次,就必须真实放映,而放映的场次,也必须在系统里登记。正在修订中的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也明确要求,电影院需安装符合标准的计算机售票系统,依法核算;未如实统计销售收入的,最高可处以50万元以下罚款、吊销许可证。

  李东坦言,眼下,绝大多数院线在现有的票务管理系统的约束下,票房数据都是真实透明的,不过也有个别影院、影片存在虚报票房的现象,比如有200个座位,里面进去300个人,那肯定是虚报了;另外由于可能是影院的会员、或者网络售票,票价其实应该是不一样的,但是如果出现全是按标价80一张进场,那也是有问题的。

  李东表示,今后相关管理部门将严厉打击票房造假,并适时发布违规黑名单;并呼吁全国观众,一旦发现电影票或放映场次出现问题,要积极向电影主管部门举报。

  尽管监管部门三令五申,但利益驱使之下,造假手段依然层出不穷。一边是电影市场的欣欣向荣,一边却是票房造假的乱象丛生,还能不能让观众好好看场电影了?还有没有一份数据是真实靠谱的呢?

  有业内人士也表示,目前在国内查询票房数据确实是一大难题,大量数据分析仅靠部分商业网站的不完全统计,票房水分大也是不争事实,呼吁国内也能有提供“靠谱数据且态度客观”的平台或者机构。

(责任 邵希炜 )

1
  • 上一页
  • 下一页
来源:银河演员网 发布时间:2016-01-08

推荐图文

本周热点

最近更新

本站投稿

电脑网页版,会占用比较多的流量,不建议非WiFi的手机用户浏览

Copyright © 2013-2014 手机银河演员网,WAP版(演员表,演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信息:浙ICP备11036167号-2

下一章